2012年11月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温度持续偏高,据气象部门统计,全省平均降水量排历史同期第1少位。持续的高温少雨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冬春连旱。特别是2013年入春以后,我省温高少雨态势进一步加剧,自3月1日以来,全省平均气温偏高4.0℃,降水量偏少72%,盆地气温异常偏高2—5℃,旱情发展迅速,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4月2日10时统计,全省有攀枝花、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南充、广安、宜宾、乐山、雅安、巴中、眉山、资阳、甘孜和凉山等18个市(州)的110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1302.2万人,因灾饮水困难261.5万人,需政府救助117.6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75.6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94万公顷,成灾50.9万公顷,绝收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7.4亿元。重灾区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市、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宜宾市、眉山市、和凉山州。
此次旱灾的主要特点是:一是降水偏少。据2012年11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少52%,为历史同期第1少位,出现了近20年分布范围最广的冬干。今年开春以来干旱持续,冬春连旱已成定局,旱情由攀西、川南局部向盆地西北、盆中和盆西南迅速发展。二是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近期全省大部土壤相对湿度处于60%以下的干旱状态,特别是攀西地区持续四年大旱后,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米左右。三是攀西地区工程蓄水不足。金沙江沿岸地区蓄水严重不足。攀枝花市现蓄水量占计划蓄水的68%,西区、仁和区、盐边、东区现蓄水量分别仅占计划蓄水的56%、61%、63%、71%。凉山州冕宁、西昌、会理市现蓄水量分别占计划的47%、50%、51%。四是干旱灾情明显。今年灾情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全省17个市州93个县(市、区)不同程度都遭受了旱灾。
针对我省严重的旱情,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一是高度重视,靠前指挥。省减灾委、省民政厅于3月21日11时启动四川省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3月28日16时,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将四川省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提升为三级。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3月28日17时对四川、云南、甘肃等省份启动国家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省民政厅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前往重灾市(州)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当地开展灾害救助工作。各级民政部门根据灾情的发展及时启动预案,派出工作组,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深入灾区一线,实地了解旱情,掌握因旱造成群众缺水、缺粮等生活困难情况。二是认真做好春旱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省民政厅、财政厅2013年2月安排省级冬春救助资金1477万元,解决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困难,近期,省民政厅、财政厅紧急向重灾区安排省级自然灾害救助资金800万元,确保受灾群众在大旱之年有干净的饮用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医疗。截至3月18日统计,全省已发放冬春资金4.7亿元,已救助受灾困难群众577.7万人次,其中,口粮救助461.9万人,饮水救助15万人。同时,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还筹措和安排2700万元救助应急资金用于抗旱救灾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三是按照工作职责加强与防汛抗旱、气象、农业等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及时了解当前旱情及发展趋势,为下一步抗旱救灾工作做好准备。四是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旱灾地区和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尽力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缓解灾区旱情、改善灾民生活条件作出积极贡献。(省民政厅救灾处、省慈善办)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4402233009024905168
[开户行]工商银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118555188057
[开户行]中国银行成都猛追湾支行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8111001013100214149
[开户行]中信银行成都青羊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