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慈善救助 让生命的旗帜在川藏高原高扬 ——“阿坝州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在若尔盖县启动

发布时间:2019-06-17 15:54 浏览次数:180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656.jpg


    6月12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四川省慈善总会联合开展的 “阿坝州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在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启动。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志愿者慈善促进工作委员会项目部主任高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任秀昀、主治医师侯利华、四川省慈善总会会长苟兴元、阿坝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东阳、阿坝州民政局局长王国民、副局长赵骥和若尔盖县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微信图片_20190617142233.png


启动仪式上,若尔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郁鑫致辞,简要介绍了若尔盖县包虫病防治工作,并向中华慈善总会、四川省慈善总会和社会各界对高原藏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说:包虫病是一种高原牧区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传染病,有“虫癌”之称。通过各方力量的帮助支援,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若尔盖县县委县政府有效完成了包虫病筛查工作,包虫病发病率显著降低,防治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微信图片_20190617142239.png


    四川省慈善总会会长苟兴元在讲话中就“藏区千名贫困家庭包虫病救助行动”项目推进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充分认识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健康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既是当前面临的扶贫问题,也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更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要站在讲政治、惠民生、脱真贫的高度,把贫困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作为帮助贫困群众改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大事来抓;要切实保证项目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包虫病患病对象及数据的采集工作,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各级医疗机构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加强多方合作,确保项目持续、巩固的推进和实施。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745.jpg


    启动仪式上,四川省慈善总会、阿坝州慈善总会及若尔盖县分别向中华慈善总会、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物资协会赠送了感谢牌和锦旗。

 6月12日——14日,中华慈善总会、省、州、县慈善会相关人员和解放军医疗专家一行,深入到若尔盖县麦溪乡幕村、查科村、泽修村、沙嘎村和阿西乡的学校、村组进行包虫病筛查,普查农牧民、学生共487人,确诊包虫病患者25人,其中需手术治疗21人,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12岁。若尔盖县是阿坝州四个高原草地县之一,平均海拔3500多米,全县总人口75000余人,藏族占91%。村民以放牧为生。由于恶劣的气候、环境与生产生活条件,加之部分农牧民不注意卫生习惯,当地包虫病发生率极高。此外,由于高原地区医疗技术力量薄弱和设施设备缺乏,医疗条件较差,患者受经济能力和医疗条件限制,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或因无钱而放弃治疗,导致很多包虫病患者轻病拖重,重病拖垮,因病死亡、因病贫穷现象突出。“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针对牧区贫困患者需要,通过组织医疗专家进村入户筛查,对适合手术治疗的重度患者,提供到解放军总医院手术治疗和往返的全部费用援助。项目切合了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切合了高原藏区农牧民的期待和盼望,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

 初夏的川藏高原风景如画,但高寒缺氧的恶劣气候和蜿蜒曲折的道路异常艰苦,给入户筛查增加了许多困难。筛查组很多同志出现恶心呕吐、头昏、流鼻血等严重高原反应,但为了让高原上更多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早日康复,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使命意识,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首批筛查任务。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中华慈善总会、四川省慈善总会将及时组织第一批筛查确定的贫困包虫病患者赴解放军总医院手术治疗。“阿坝州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的启动并持续深入开展,将为患者送去福音,照亮一个个交相辉映的生命之光,托起更多充满希望的家庭梦想。


微信图片_20190617145248.jpg




版权所有: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备案号:蜀ICP备2024057364号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