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汇慈善合力 与时代共振 四川联合23省(区、市)共同发起推动慈善事业协同发展倡议

发布时间:2023-06-06 15:39 浏览次数:167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慈善交流互鉴、协同互动,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5周年之际,在中华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23个省(区、市)慈善会(基金会)共同发起推动慈善事业协同发展倡议,倡议秉持“平等协商、守正创新、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呼吁各慈善组织,携手并肩、勇毅前行,用慈善行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携手续写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片


发起倡议的单位包括北京市慈善协会、河北省慈善总会、山西省慈善总会、辽宁省慈善总会、吉林省慈善总会、黑龙江省慈善总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江苏省慈善总会、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安徽省慈善总会、福建省慈善总会、江西省慈善总会、山东省慈善总会、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湖南省慈善总会、广东省慈善总会、广西慈善总会、重庆市慈善总会、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贵州省慈善总会、云南省慈善总会、陕西省慈善协会、青海省慈善总会,共24家省级慈善组织。


图片


倡议书正文如下

关于推动慈善事业协同发展的倡议书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渠道,是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要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阐明了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慈善事业协同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在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十五周年之际,秉持“平等协商、守正创新、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发出倡议:


一、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慈善活动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开展慈善业务,推进慈善工作。


二、加强联动协作,提升应急慈善效能。建立健全慈善组织应急协调机制,构建纵横结合的慈善应急服务网络,完善慈善应急联动预案,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不断增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韧性。


三、瞄准重点领域,积极发展常态慈善。围绕“国之大者”,推动慈善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阔空间延伸,聚焦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重点,加强慈善项目设计,广泛汇聚慈善资源,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四、注重创新引领,增强慈善发展活力。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探索“慈善+”和“+慈善”的模式,推动慈善与社工、文艺、体育、金融等深度结合,促进慈善在更多时段和场景发挥功效,形成“人人向善、事事行善、时时可善、处处有善”的良好格局。


五、优化参与方式,推动形成人人慈善。通过设立冠名基金、开展慈善活动等方式,加强与企业、企业家和高收入群体的合作互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慈善和社区慈善,常态化开展“行走捐”“消费捐”等全民性慈善活动,推动捐时间、捐技术、捐知识、捐服务。


六、弘扬慈善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结合地域民俗和历史人文,培育发展特色慈善文化,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联合打造“多元传播、立体宣教、全面覆盖”的慈善宣传矩阵,传播慈善理念、加强慈善教育、塑造慈善品牌,形成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


七、开展区域合作,汇聚慈善发展合力。着眼供需对接、优势互补,持续推动多层级东中西部慈善协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开展慈善组织合作培育、慈善人才合作培养,加强项目、活动、宣传联动,形成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良好慈善生态。


八、注重行业自律,维护慈善良好形象。严格落实慈善领域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行业型慈善组织作用,推动慈善组织健全现代治理结构、完善自治制度,加强“募、捐、用、管”环节的内控管理和信息公开,打造诚信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慈善。


回望过往的路,我们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眺望前行的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挺膺担当、加力奋进。让我们携手并肩、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慈善新篇章。


版权所有: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备案号:蜀ICP备2024057364号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