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印发了《四川省社区慈善发展指引(试行)》,为更好地推进社区慈善发展,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结合实践研究,定期采用问答形式,结合典型案例,对其中重要的概念、理论等进行阐释,期望能助力全省社区慈善发展。
欢迎各地交流社区慈善创新实践,我们将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推送。
问题五:四川省委第十二届历次会议对慈善工作有哪些重要论述?
答:四川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 “大力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第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探索第三次分配的有效路径,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围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实施公益慈善项目”。
典型案例:攀枝花市东区推进社区慈善高质量发展
攀枝花市东区聚焦共同富裕,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培育多元主体,拓宽参与渠道,激发慈善活力,强化监督管理,以点带面推进攀枝花市东区慈善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慈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慈善参与领域更加广泛、慈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慈善监督管理更加有效、慈善规模总量不断提升、慈善功能作用更加凸显,更好地发挥公益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其主要创新举措有:
一、阵地建设让东区慈善体系更有深度
一是整合建设区级-街道(镇)-社区(村)“三级”慈善服务阵地54个,实现区域全覆盖。
二是建成东区智慧慈善网络平台“慈善东区APP”,实现“指尖公益”“链上公益”等智慧慈善模式。三是慈善食堂、慈善茶坊、慈善书屋、慈善摊位等慈善新场景遍地开花。网络、实体慈善阵地双力齐发,慈善氛围随处可见,公益慈善成为群众熟悉、大众参与、文明时尚的生活常态。
龙珠社区慈善摊位阵地
二、项目建设让东区慈善拓展更有广度
一是通过实施“慈善共富家园”试点示范项目,把社区作为传播慈善理念、开展慈善活动、实施慈善项目的根据地,聚焦慈善+党建、慈善+治理、慈善+文化、慈善+服务、慈善+共富等社区慈善动态,实现把“组织优势”转变为“慈善优势”,把“有形慈善”转变为“有效慈善”,把“应急慈善”转变为“共富慈善”,让慈善更具影响、更近平民,更惠大众。
二是全面启动社区慈善冠名基金建设,筹备成立社区慈善共富基金42个,以大众慈善需求为导向,策划发布社区慈善基金项目6个,初步探索出一条社区慈善与基层自治的长效融合途径。
三是创新慈善项目平台,拓宽慈善募资渠道。试点慈善信托助学,策划餐饮行业消费捐,机关单位一日捐等项目活动,主动对接商家企业,打造慈善商圈联盟,已吸纳成员单位48个。
文华社区“慈善共富·公益重阳”活动开展
三、机制建设让东区慈善基石更有厚度
文华社区慈善义卖活动
一是实施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规范治理行动,严把党建内容进章程,强化党对慈善工作的核心领导,指导区慈善会成立党支部,实行党组织班子与慈善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建引领区慈善会内务治理,健全理事决策机制,强化监事内部监督,为区慈善会获得3A评定,取得募捐资格夯实基础。
二是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培育本土慈善力量,试点期间,东区着力壮大本土慈善志愿者队伍,本土新增登记注册社工服务机构6个。
三是区慈善会脱胎换骨。落实场地设备实现实体化运行,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争取到自身免税、电子化捐赠票据、税前扣除及公募资格,慈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
文华社区慈善共富基金捐赠仪式
(案例来源:攀枝花市东区)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4402233009024905168
[开户行]工商银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118555188057
[开户行]中国银行成都猛追湾支行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8111001013100214149
[开户行]中信银行成都青羊支行